上海再添文化新地标 ——程十发美术馆今揭幕

网站首页    刊物    上海再添文化新地标 ——程十发美术馆今揭幕

2019年12月18日,中国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海派艺术大师程十发美术馆,在历时三年的精心筹备和高效建设后,于今天对外开馆,“程十发艺术系列大展”也从12月19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

程十发 (1921—2007年),名潼,上海松江人,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生前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上海文联委员,被誉为当代海派艺术的集大成者。

坐落于虹桥地区的程十发美术馆,是上海“十三五”时期文化设施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其规划用地面积86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500平方米,总建筑高度28.45米,是上海又一地标性的文化设施。据悉,上海已有两座以程十发名字命名的艺术场馆。担任程十发美术馆的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陈剑秋提出的建馆理念是:该馆建筑外形紧扣“叠院—拾径”的设计构思,用石材、玻璃叠加的虚实体块来表现错落有致的韵味。一方面,兼顾美术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融。美术馆周围有SOHO、Takashimaya、友谊商城等商业圈,对面有新虹桥绿地,最终选择了这种形式感较强、富于张力的外形。而馆内二三楼则以超高落地窗的设计,将新虹桥绿地的美景吸入眼底。另一方面,美术馆与中式文化、江南文化调性上的一致。建筑外立面的黑白两种颜色,正是传统国画的颜色,也是粉墙黛瓦江南建筑的颜色。有内行人透露:美术馆原本的外观设计为白色与红棕色,经过多次专题论证会之后调整为现在的白色和黑色。这是宣纸与水墨的颜色。这一改动,让程十发美术馆俨然从建筑立面上绘就黑白相生的中式画卷,也更加凸显江南建筑的特点。而馆外的“小河淌水”,既是对程十发精神的呼应,也是对江南水乡的呼应。

当笔者步入馆内序厅,硕大的全景天窗,直通屋面的大空间,感觉空间更明亮,视野更开阔。该馆地上三层分别为展示陈列用房和公众服务用房等,包括5个展厅,最大展厅近1000平方米,厅内不设立柱,展览陈列布局“可分可合”。除展示空间外,还有艺术书吧、公共阅览区等充足的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空间;地下一层为藏品库房、报告厅和停车库等。

据SMG嘉宾主持王汝刚介绍:程十发美术馆旨在为市民打造一个“好看、好用、好管、好养”的精品美术馆为目的,并兼具收藏保管、学术研究、作品展呈、教育推广、文化交流、公共服务六大功能,融社会性、艺术性、学术性一并发展。不仅如此,她还是一所集美术馆、小型博物馆和个人纪念馆“三馆”功能合一的综合场馆。

对公众免费开放的“程十发艺术系列大展”分为:“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作品、文献”、“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捐赠作品”、“星光璀璨——程十发和画师们艺术文献展”、“灿若晨星——林风眠特展”,从多角度展现程十发的艺术人生。

在此次“程十发系列大展”中,既可以看到程十发所收藏的中国书画,包括陈老莲、金冬心、陈继儒等人的作品,也可以看见程十发是如何糅合古典,创作出属于自身风格的作品。他从浩瀚的中国古代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灵气,也从自由恣肆的西方现代艺术中受到了启发,从而创造出了很多前辈艺术家亦未能抵达的艺术自由之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感染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他的艺术实践中得到完美体现。他的艺术实践也为后来中国画家的进一步探索推开了面向未来的艺术之门。同时,穿插在展厅内的文献、照片等也能帮助观众走进他的艺术人生。

“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是程十发捐赠作品,是他珍藏的一百多件历代书画作品的全面展示。“星光璀璨——程十发和画师们艺术文献展”呈现上海中国画院众多画师历年来的重要作品,并辅以大量的照片和文献,以飨观众。“灿若晨星——林风眠特展”呈现林风眠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创作的四十幅作品,展现出他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至臻至善的艺术境界。

上海曾经是中国绘画的半壁江山,画家是上海丰富的文化资源。程十发先生曾长期担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他不仅是海派绘画的一代领袖和旗手,以其独具时代性、民族性的创作风格而影响深远,他晚年更是以“精艺报国”的无私情怀将珍藏一生的122件历代书画作品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美术馆馆长施大畏曾对公众媒体表示,建设程十发美术馆的初心,这座城市需要有一位能和世界对话的文化领军人物,而程老作为当代中国画坛海派艺术集大成者,当之无愧。“新建程十发美术馆实则就是建立一个交流平台,一处崇尚文化、致敬大师和置地心灵的文化高地,推使中华海派艺术的馥郁更为传香,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19年12月18日 12:4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