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犹太人在上海》纽约放映,献礼“大屠杀”纪念日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铭记历史:《犹太人在上海》纽约放映,献礼“大屠杀”纪念日

4月26日晚,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制作的历史纪录片《犹太人在上海》在位于纽约65街的犹太教教堂以马内利会堂放映。本月23-24日是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作为当今除以色列之外犹太文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在美的犹太裔群体也会在每年大屠杀纪念日期间举行相关的纪念活动。26日晚,美国中国总商会主席、中国银行美国地区行长徐辰先生和SMG北美新闻中心运营总监任美星先生在放映会开始之前做了犹太和中国两个民族之间这段特殊情谊的回顾,表达了对未来、对和平的美好愿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纳粹政府上台后发动了排犹运动,并变本加厉地加以迫害,将大量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或者要求在有限的期限内离开德国。因此,在德国的犹太人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弄到其他国家的护照或者签证,否则将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和家庭分离的痛苦。可是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向这些难民关上了大门,只有中国的领事馆愿意给犹太人签发签证。当德国国内的政治局势于犹太人越发危急,幸存者们回忆道,“得到一张能够离开德国的签证就是得到了一张“生命的签证”。不久,中国自身也深陷于与日本的抗战之中,而上海由于一系列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当时与日本的战争状态, 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签证也不需要护照就可以进入的地方,因此纳粹统治下的犹太人如果无法直接去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欧洲国家,遥远的上海就成为了犹太人寻求庇护的目的地。当时的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在1938年至1940年期间向犹太人发放了数千张签证,堪称 “中国的辛德勒”。自上海开始接受犹太难民以后至1949年,其间有约两万多名犹太人居住在上海。纪录片展现了幸存者们在纳粹德国时迫害的残酷暴行、逃亡之路的曲折与惊险、到达以后融入陌生环境的艰辛、犹太人在日占时期设立的隔都之内的艰难,以及与当时上海居民形成的友谊和对这个城市的怀念。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文化参赞李立言、亚洲协会的中美关系中心主任Orville Schell(夏伟)博士、美中国际商务高级研究院院长夏善晨教授(Sean Xia)、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顾问张剑影医生以及部分参与纪录片录制大屠杀的幸存者以及近千名观众在以马内利会堂共同观看了影片、聆听和参与了影片之后的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裔的讨论会。大屠杀幸存者 Evelyn Rubin, Ellen Kracko, Betty Grebenschikoff,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福利史学教授高勤(音)以及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Orville Schell博士在电影结束后的讨论会上对这段改变了无数家庭命运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整个家族里唯一的幸存者,但坚强生存下来的他们通过上海这个“生命的中转站”去往了不同的目的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而今都已儿孙绕膝,而其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随着这些单薄的个体顽强地跟着他们存活了下来。高勤教授说,自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不曾体会过战乱,很多年轻一辈更不曾体会过饥饿的滋味,但想起自己小时候问起亲历过战争的祖父母们关于那段经历的回忆,老人们大多都不愿再谈起,但是记录和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民族,即使在和平年代也不应该被忘记。美中国际商务高级研究院夏善晨教师也是来自上海的学者,他对记者说:“中国人的善良和友好越是在艰难中越能体现出的民族美德。我家与纪念馆都在虹口区,馆长陈俭先生也是我多年的好友,我也常常去那个纪念馆看看,总可以碰到不少历史的寻访者到那里去,有的猎奇、有的感叹、有的无知、有的回忆、有的年轻、有的耄耋,中外人士比比皆有。前车之鉴、引以为鉴,无论是犹太民族还是中华民族都是人类文明的缔造者,永远不能产生再次的伤痛,回忆应该激发我们民族之间的友情,共同维持世界的和平和进步!”

在嘉宾与观众的问答互动的环节,不少坐在观众席中的幸存者、幸存者后裔和曾经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如哈尔滨,生活过的俄罗斯裔犹太群体也起身与到场的各位分享了犹太人这个曾在特殊历史时期在中国的特殊群体的点滴故事。大规模的迁徙于任何文化和民族都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印记。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尊重生命和文化的多样性,这大概也是“大屠杀”纪念日对整个社会最想要传达的讯息。

   

2017年4月26日 15:20
浏览量:0